2014 年05 月09 日
《 煮海時光》 的學術局限 by Kantorates

《 煮海時光》 的學術局限

導演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 他 們有很強烈的分享慾望, 藉 著影像說故事的方式, 去 把他們腦 中洋溢滿瀉的想法通統傾注, 向 觀眾推銷。 然而當有人在銀幕之下和他們 對話, 要他們把自己的觀點和背後的理論坦白, 這夥人卻往往欲言又止, 好像生怕 這背後的影像魔法會被人家看破。

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大導演, 都是說故事能手。 他們善於利用電影的媒介, 把一個平凡 的故事講得繪形繪色, 引人入勝, 但每次接受訪問, 卻好像突然變成另外一個人, 完 全無法把話說清, 甚至拒絕把背後的創作意圖和觀眾分享。 以前看一些日本電影的研 究書刊得知, 電影天皇黑澤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而同樣地, 讀畢美國學者白睿文著 作的《 煮海時光: 侯孝賢的光影記憶》 後也會發現, 台灣大導演侯孝賢, 也是這樣的一個人。

關於侯孝賢的電影研究書籍, 中外都有不少。 讀者如長期閱讀此欄目, 或許曾記得我 數年前也寫過香港出版的《 侯孝賢電影講座》 書籍, 另外侯的御用編劇朱天文幾年前 也出過一本專書《 最好的時光》 , 詳盡紀錄了侯孝賢多部電影的創作劇本和過程。 相 對於前者為某大學課程的授課口述筆錄, 以及後者的旁敲側擊,《 煮海時光: 侯孝賢的 光影記憶》 不同之處, 是直接 邀請侯孝賢本人作深度訪 談, 以其電影創作時序為目錄, 由他成長講起, 一直到闖入影壇, 初次拍攝偶像愛情片, 再到後來開拓新電影時期, 漫 遊三十載, 去到他為新片《 聶隱娘 》 籌備拍攝為止。 能夠獲編導本人的首肯, 分享三 十多年來每一部電影的創作心得和回憶, 的確是非常珍貴難得的機會, 單是這一點, 《 煮 海時光: 侯孝賢的光影記憶》 的閱讀價值已不用懷疑, 而書中附錄的高捷、 朱天文和黃 春明訪問, 也很好地從旁補充了候孝賢拍電影的創作歷程和軼事。

然而作為一本野心不少的著作, 白睿文起初為訪談作的準備, 顯然地並未能完全應付實 際的訪問需要。 這個說法不是批評他準備不足, 而是在於他身為電影研究教授的一種局 限。 學術派的 電影理論, 很多時候必須把電影的內容抽絲剝繭, 研究導演拍攝這一個風 景究竟有什麼背後意義? 那一個道具隱喻何在? 由於研究者不是在拍攝現場見證整個製作 過程, 對於影片的分析, 通常只能透過拍成電影的文本本身、 或者拍攝過程中的文字或 影像紀錄、 以至對創作人的背景去理解, 得出的結論有時未免主觀, 甚至會被批為過分 解讀。 不少導演在接受訪問時, 便坦言閱讀電影評論, 不時會讓他們有新的想法, 因為 理論作者的分析, 甚至是拍攝者本人也不自覺; 但也有導演表示, 從來不查看電影評論, 不關心作品被如何解讀。 顯然地, 侯導的想法比較傾向後者, 或許他不會不關心觀眾的反 應, 但對於學者的分析, 尤其是對其作品背後文學意義的符號性解讀, 他並沒有顯露很大 的興趣。 他說從來不看評論, 顯示出對這些研究缺乏了解的興趣, 而對等地看, 他自然也 沒有意慾或義務就這部分去公開分享自己的看法。 正因如此, 每次作者提問關於候導影片 中常見的影像符號, 例如火車的出現、 城鄉拍攝的比較等, 他大半都一概以「 不知道」 、 「 不記得」 、 「 完全沒有這種想法」 帶過。 這種十分讓作者感到沮喪和失望的回答, 不是 因為侯導不尊重採訪者, 或者是不想回答問題, 而更像是不知如何回答。

其實白睿文對於侯孝賢在回答這些問題的冷漠表現, 不是沒有自覺, 例如他在書中便曾數 次直接指出, 侯導對於很多文本分 析性的問題, 都採取迴避態度應對, 即使他多次在不同 階段重提舊事, 或者反覆追問, 還是沒有進展。 面對對方的反應, 他雖然不太相信那許許 多多的影像處理都是無意識的自然發揮, 但也沒有辦法逼出更豐富的答案(情況等同你訪問 一位魔術師, 不停問他魔術背後的竅門, 得到的答案自然不會讓你滿足) , 尤其全書訪問的 編寫方式都是直接的對答紀錄, 並沒有經過作者再行潤飾翻寫, 所以到了最後也只能原汁 原味地把受訪者的說話筆錄刊出, 讓讀者自行判定, 究竟侯導是真正一切都靠直覺行事的 電影天才, 還是和學術派始終沒能調整到同一個頻道, 去分享他的內心世界。

無論是何想法, 我猜想看完這本書的人, 應該都會覺得, 若真要進入導演的世界, 與其依 賴文字紀錄, 最好還是直接把他的電影全部看遍好了。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