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06 月18 日
丟進廢紙箱的百事達宣傳單張 by Kantorates

丟進廢紙箱的百事達宣傳單張

昨日收到一張宣傳郵件﹐ 一看原來是百事達(Blockbuster) 的優惠單張。 說到這家曾經盛 亟一時的電影錄影帶及影碟租賃連鎖店﹐ 近年可謂苟延殘存﹐ 一直都努力轉型求變﹐ 無奈在 時代巨輪的推進下﹐ 始終無復當年勇。

在美國﹐ 百事達可是家傳戶曉的公司﹐ 自1985 年在德州成立以來﹐ 業務不斷擴充﹐ 分店 遍及全美各州﹐ 幾乎像7-11 一樣﹐ 「 梗有一間在左近」。 雖然九十年代後期亞洲的盜版影 碟 市場發展蓬勃﹐ 例如香港大部分影碟店便無法經營﹐但對美國影市影響不大。在美國市 面上﹐ 很難找到盜版碟﹐ 一般民眾觀看首輪電影﹐ 當然主要去戲院﹐ 至於其他電影﹐ 還是 得依靠如百事達這種大型影視租賃連鎖店。 記得當時每部電影的租賃價按新舊劃分﹐ 新片 大概3~4 元﹐ 而且必須在兩天內歸還﹐ 舊片價格則相對較低﹐ 而且可租一個星期左右。 當時 我家附近的百事達還是門庭若市﹐ 尤其是下課及下班時分﹐ 特別多人在店內流連。

九十年代末期至千禧年初﹐ 在同一片天空下的彼岸﹐ 香港影市已幾乎被猖獗的盜版影碟完 全擊潰﹐ 美國影碟租賃業的龍頭﹐ 卻還是享受著那最後的燦爛黃昏。 在美國﹐ 百事達從未 真正感受到盜版的威脅﹐ 因為不論是盜版影碟或下載﹐ 從來都不是美國主流觀眾的觀影首選﹐ 也未有把電影市場蠶蝕到生死存亡的邊緣。 美國影市其中一項值得驕傲的地方﹐ 就是在全球 各地影業均大受盜版打擊的情況下﹐ 當地絕大部分民眾還是選擇進入電影院或選看正版影碟﹐ 市面上或網絡論壇也鮮有像亞洲地區一般明目張膽的交流盜版產品。 也許就是這個原因﹐ 百 事達還特別選擇在香港盜版市場最旺盛的時候大膽揮軍東來﹐ 以為能夠把美國的成功經驗複製。 可惜他們卻完全的錯估了本地民眾對盜版的依賴性﹐ 只以美國標準評估市場﹐ 所以最後落得損 手爛腳離場﹐ 黯然結業。

不過香港的業務對於龐大的跨國集團來說﹐畢竟九牛一毛﹐ 美國百事達真正步入衰退期﹐ 或者 說真正拖垮這家大企業的肇因﹐ 我想大概和Netflix 的崛起不可分割。 雖然早在1997 年成立﹐ Netflix 也要在千禧年後﹐ 才真正站穩陣腳﹐ 一步一步的搶走百事達的市場佔有率﹐ 直至把這個巨人對 手完全擊倒。 Netflix 的成功之處﹐ 是完全改變了美國觀眾的觀影習慣(或者可以說美國人一切單求 方便的懶惰習性) ﹐ 加上發揮了互聯網購物在地域龐大地區的優勢﹐ 只要在網絡上click 一下﹐ 便 可安坐家中等待影碟送來﹐ 還碟也只需要把影碟放入隨碟附上的回郵信封﹐ 有什麼比這樣的服 務更方便? 而且網絡上的龐大片目﹐ 總比每家連鎖店「 良莠不齊」的散亂片目容易查找。

在Netflix 的狙擊下﹐ 百事達的分店一家接一家的結業﹐ 而且經營方法不斷改變﹐ 例如推出網絡租賃 服務﹐ 明正言順的要和Netflix 打對台。 可惜Netflix 這個對手還未解決﹐ 科技的洪流再次為這家傳統 企業帶來新的衝擊。 Youtube等網站的興起﹐ 帶動網絡串流 的視頻播放技術日益成熟﹐加上網絡電視 的趨生及普及化﹐ 現在或未來的觀眾﹐ 甚至已不再需要依靠影碟看電影﹐ 那還有人會花錢租碟嗎?

隨著視頻電影播放技術的發展﹐ 連帶的就是影碟價格的不斷下滑。 現在到美國的大型百貨店看看便 可知道﹐ DVD 影碟跌價是何等嚴重﹐ 首輪新片價錢尚能徘徊在10 多塊﹐ 舊片卻大部分都回落至10 元 以下﹐ 當中更不乏減價至3~4元的影碟﹐比起租碟還要便宜。 即使是高一級的藍光碟(Blueray) ﹐ 普及後 價格也大幅下降﹐ 例如我昨天剛到附近的Walmart 百貨店閑逛﹐ 便發現不算太舊的電影如《 蝙蝠俠黑夜 之神》 ﹑ 《人‧神‧魔?》等大片藍光碟﹐ 均只售10 元正。 到了這個地步﹐ 百事達真可算腹背受敵﹐ 寸 步難行了。

百事達是否還能起死回生? 如果每個人都像我一樣(相信不在少數) ﹐ 收到百事達的宣傳單張﹐不用多 看一會便隨手的放進廢紙箱﹐ 看來情況是未許樂觀了。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