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03 月19 日
淺談香港流行曲歌詞文化 by Kantorates
作為一名文字工作者﹐ 向來對香港流行曲歌詞抱有非比尋常的興趣。 可惜大眾談論本地流 行曲的樂評或網上討論﹐ 多半是從韻律入手﹐ 然後到歌手演繹﹐ 歌詞往往排到最後。
一般聽眾歌迷談論歌曲歌詞﹐ 比較重視感覺(即所謂「 有冇feel」) ﹐ 或者斟酌於部分比較特別 的用字或句子﹐ 例如當年側田的[好人] 出現「 大平賣親和」一詞﹐ 便惹來不少疑問﹔ 陳奕迅 的[落花流水] 中﹐ 「 流水」如何能夠「 惜花」﹐ 也成為不少網民的話題。 但正如上述﹐ 對於 歌詞的好奇﹐ 很多人只集中在個別語句或用字﹐ 而較少由比較宏觀的角度入手﹐ 分析整首歌 詞的創作背景和意圖﹑ 來龍去脈等。
談到流行歌詞的風格﹐ 對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歌曲﹐ 自問不算太認識。 個人的聽歌經驗﹐ 應 是從八十年代開始。 簡單來說﹐ 我認為歌詞創作的趨勢﹐ 是不斷的在演變。 八﹑ 九十年代的 流行歌詞﹐ 總讓人感到內容比較直接。 以情歌為例﹐ 歌詞都很直率地表達情感﹐ 「 我愛你」﹑ 「 你愛他」都是有話直說﹐ 例如經典作品[分分鐘需要你] ﹑ [每天愛你多一些] 等﹐ 先不談歌詞﹐ 單是歌名已是開宗明義。 當然﹐ 那時候也有一些另類的例子﹐ 例如樂隊達明一派的歌曲﹐ 歌 詞便往往包含大量的抽象概念和隱喻﹐ 提供了複雜的解讀性。
九十年代以來﹐ 詞壇漸漸由所謂的兩個「 偉文」雄霸(即林夕和黃偉文﹐ 林夕原名梁偉文) ﹐ 主 流歌詞風格漸漸產生變化。 談情說愛不再是坦蕩蕩的表露傾慕之情或心意﹐ 而是融合了更豐 富的想象力﹐採用大量詩詞化的手法﹐ 以優美和更富文學色彩的文字﹐ 組合出不同的抒情或 寓言故事。 直至近年也擁現一些如電影劇情的設計﹐ 例如陳奕迅的[粵語殘片] (請原諒我多次 使用陳奕迅的歌曲作例子﹐ 近年聽得最多的﹐ 還是他的歌曲) ﹐ 整首歌詞就是一幕接一幕的電 影劇情﹐ 透過一個情人邂逅的處境故事﹐ 把對初戀的追憶演繹得透澈。
雖然本地一般聽眾對歌詞談論不多﹐ 可幸還是有不少有心人填補空缺。 最近便看了一本有關香 港歌詞的專書﹐ 名為《 詞家有道- 香港16 詞人訪談錄》(黃志華﹑ 朱耀偉﹑ 梁偉詩著) ﹐ 專訪本地 16 名流行曲填詞人﹐ 由七十年代的鄭國江﹑ 盧國沾和黎彼得起﹐ 到八十年代的潘源良﹑ 向雪懷﹐ 再到劉卓輝﹑ 周耀輝﹑ 近十多年稱霸詞壇的林夕﹑ 黃偉文﹐ 以及新一代的林若寧﹑ 周博賢等。 雖然當中也有不少遺珠﹐ 例如早已辭世的黃霑﹑ 林振強﹐ 以及以反斗歌詞著稱的林敏聰﹑ 和潘 源良並稱「 二潘」的潘偉源﹑ 非常多產的陳少琪等﹐ 但總括來說﹐ 已算豐富詳實。
讀各詞人的訪談﹐ 除了解他們的創作背景﹑ 思考方式外﹐ 比較有趣的是﹐ 也能了解他們的性格 和喜好。 例如出身教師的鄭國江﹐ 說話便頗為有條理和秩序﹐ 每一個答案都解釋得有條不紊﹐ 好像老師要著力為學生解說問題一般。 相對來說﹐ 同是殿堂級詞人的盧國沾﹐ 性格便顯得內斂﹐ 而且明顯的不擅詞令﹐ 對答比較直率隨和﹐ 和其歌詞的雄偉及剛烈相比﹐ 反差不少。
書中訪談16 人﹐ 模式大致相同﹐ 都是先從文學入題﹐ 詢問詞人對歌詞和文學相互關係的看法﹐ 然後帶到近年流行的所謂「 中國風」歌詞﹐ 當然﹐ 還少不了問及詞人一些經典作品的創作故事 等。 以入門角度來看﹐ 總算做到豐富多元化﹐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礙於篇幅所限﹐ 不少訪問均 予人意猶未盡之感﹐ 部分話題也略嫌「 唔到肉」。 而且可能負責訪問的三位作者並非專業記者﹐ 有些題目其實可繼續引伸出更有趣和更深入的話題﹐ 但現在看來﹐都只是跟隨早已擬定的問卷 逐一答問﹐ 沒有驚喜。
無論如何﹐ 對於喜愛香港流行曲歌詞的朋友﹐ 這確是值得一讀的專書﹐ 也讓人重新認識一些以 往鮮有接觸的歌曲。 況且﹐ 我常常覺得歌詞創作和編劇關係密切(詞人潘源良也是導演) ﹐ 編劇就 是要透過不同的文字汲取靈感。 看看填詞人的創作理念和故事﹐ 或許能對編寫劇本有意想不到 的幫助和啟發呢!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