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10 月17 日
香港女演員的青黃不接 by Kantorates
近年香港電影界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以今年為例﹐ 多部港產片的女主角 名額﹐ 都落在內地或台灣女演員身上。 另外﹐ 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女主 角提名﹐ 非香港演員也佔大多數。 香港新晉女演員的前景﹐ 著實教人擔心。
說香港影壇鬧本地女演員荒並不為過﹐ 雖然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女主 角得主鮑起靜和次熱門劉美君都是本地派﹐ 但兩人畢竟從影多年﹐ 並非新 人。 環顧近年提名名單﹐ 會發現大部分獲讚揚的年青一輩女演員﹐ 主要都來 自內地﹐ 例如已獲影后的周迅﹑ 躋身國際的章子怡﹑ 多產的李冰冰和范冰 冰﹑ 能導能演的徐靜蕾﹑ 漸漸崛起的張靜初等﹐ 都成為香港導演的寵兒。 相對來說﹐ 同在名單的香港演員﹐ 隨著張柏芝的淡出﹐ 最讓人留下印象的 只有林嘉欣﹐ 可是諷刺的是﹐ 林嘉欣其實也非土生土長。
觀乎今年的港片片目﹐ 本地年青女演員的短缺未有改善。 由年初講起﹐ 《 大 搜查之女》的女主角鄭秀文屬久休復出﹐ 大片《 梅蘭芳》﹑《 赤壁決戰天下》 和《 游龍戲鳳》﹐ 分別起用內地的章子怡﹑ 趙薇和台灣的林志玲﹑ 舒淇﹐《 機 動部隊同袍》的邵美琪和《 家有喜事2009 》的吳君如﹐ 都從影超過二十年。 一 直踏入二月﹐ 才見林嘉欣主演的《 親密》﹑ 鄧麗欣及謝安琪合演的《 保持愛你》﹑ 梁詠琪的《 愛得起》﹑ 文詠珊﹑ 江若琳的《 愛情故事》和三月唐寧的《 短暫的 生命》等。 可是踏入四月後的多部大片或話題之作﹐ 又再成為內地或台灣演 員的天下﹐ 《 新宿事件》起用徐靜蕾和范冰冰﹑ 《 金錢帝國》用王晶力捧的 內地新人劉洋和孟瑤﹑ 《 天水圍的夜與霧》和《 竊聽風雲》的張靜初﹑ 《 殺 人犯》的張鈞甯﹑《 再生號》的林希蕾﹑ 《 大內密探靈靈狗》的徐熙媛﹑ 《 機 器俠》的孫儷等﹐ 香港新晉女演員再次絕跡。
從以上片目可見﹐ 香港電影界看來對新晉女演員欠缺一點信心。 由本地女 演員擔正的電影﹐ 大部分都屬中小型成本的劇情片﹐ 碰上投資較大的製作﹐ 則一般起用內地或台灣演員。 當然﹐ 合拍片要求一定比重的內地演員﹐ 近年 港片男強女弱﹐ 大片很少棄本地男演員不用﹐ 在取捨之下女演員自然成為犧 牲品。 另外﹐ 男演員的幅度和演藝壽命一般較女演員長﹐ 即使受到青黃不 接的打擊﹐ 四十多歲的男主角配二十多歲的女主角﹐ 感覺不會太突兀﹐ 而 且他們配四十多歲的同齡女演員亦無不可﹔ 相反﹐ 女主角上了年紀﹐ 不管 演技如何出色﹐ 受到的局限始終較大﹐ 例如鄭秀文﹑ 劉嘉玲﹑吳君如等﹐ 配 搭同齡的男主角尚可﹐ 但總不能和二十多歲的新晉演員配成一對。 這是無 可奈何的事。
香港女演員青黃不接原因很多﹐ 電視台未能提供優質新人﹐ 是一個重要原 因。 八十年代香港影壇的演員主要靠電視台輸出﹐ 可是近年情況生變﹐ 不論 男女演員﹐ 由電視台過渡到電影的極少﹐ 在電視台站穩陣腳的女主角﹐ 礙於 合約﹑ 電影吹淡風或演技等不同原因﹐ 很小跳到大銀幕。
其他途徑如演藝學院或演藝訓練班等﹐ 出產的富潛質女新人也少。電影投資 大﹐ 回報慢﹐ 培養一名演員的時間和工夫﹐ 比起訓練一名歌手慢﹐ 以本地演 藝圈的一貫急功近利﹐ 很難相信會有公司願意全力培訓新晉演員﹐ 即使願意 給予機會﹐ 一般都是由歌手做起﹐ 只以演戲為副業。 在這樣的制度下﹐ 便更 難培育出優質女演員了。
風水輪流轉﹐ 在上世紀六﹑ 七十年代﹐ 本地影壇曾是女演員的天下﹐ 男生往 往只作陪襯﹐ 可是隨著七十年代陽剛動作片的興起﹐ 男星漸漸抬頭﹐ 到了八 十年代再由吳宇森﹑ 林嶺東等人的男性情義 電影加以拱固地位。 雖然在千禧 年間﹐ 女演員一度再次 提升地位﹐ 鄭秀文﹑ 楊千嬅等成為一時之選﹐ 可惜風 潮近曇花一現﹐ 不久便被來勢洶洶﹑ 實力強橫的內地及台灣過江龍取代。
香港影壇何時才能出現另一個張柏芝﹐ 著實教人關心。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