珈琲時光
Cafe Lumiere
評分: 8/10
年份: 2004
片種: 劇情
導演: 侯孝賢
演員: 一青窈﹑ 淺野忠信﹑ 余貴美子﹑ 小林稔侍
2004 年是日本大導演小津安二郎的百歲冥誕﹐ 有關 方面的紀念計劃始起彼落。 除了一再重新推出大師 的影片DVD 外﹐ 最讓人注目的﹐ 首推找來台灣導演 侯孝賢開拍一部致敬電影。 相對於向外輸出電影人 材的頻繁(例如不少演員都曾衝出日本﹐ 與世界各 地影人合作) ﹐ 日本電影很少接納外國人的參與。 所以﹐ 松竹敢於找來台灣人侯孝賢及他的創作班底 拍戲﹐ 而且還是為了向他們尊崇的電影大師致 敬﹐ 便特別顯出這次合作的意義不凡和獨特性。
一如侯孝賢近年的取向﹐《 珈琲時光》 的劇情似有 還無。 故事發生在東京﹐ 女作家陽子(一青窈) 發現 自己未婚懷孕﹐ 卻抱平常心面對﹐ 而且還和關係 曖昧的好友肇(淺野忠信) 四出找尋創作靈感。 她的 父母(余貴美子﹑ 小林稔侍) 則對陽子的決定感到擔 心... 整部片就是在這個預設的架構下進行﹐ 卻一 直沒有戲劇性的開展。 相對於侯孝賢早年的作品如 《 童年往事》 ﹑《 戀戀風塵》 ﹑《 悲情城市》 等尚存一 點戲劇性的脈絡﹐ 近年侯導更重視電影表現的情緒﹐ 戲劇在他的影片中份量愈降愈低﹐ 直到《 珈琲時光》 已是完全擺脫﹐ 變成一部以情為本﹑ 卻沒有劇情的 劇情片。
看過關於侯孝賢的創作理念文章﹐ 知道他從來都不 喜歡以敘事為主的電影。 他在其創作中融入了中國 傳統藝術概念﹐ 著重情感揮發﹐ 擅用國畫融情入景 的做法﹐ 強調人和環境的互動。 例如長鏡頭的運用﹐ 或者是空鏡頭的「 留白」 意像﹐ 便是他賴以實踐這套 思想所用的常見手段﹐ 也是《 珈琲時光》 在影像風 格上最容易為人察覺的技倆。 無疑﹐ 相對於侯導的 舊作﹐ 《 珈》 是其電影思想最澈底的一次展現。 影 片完全擺脫戲劇枷鎖﹐ 有情而無戲﹐ 每一個畫面 的焦點都是人物感情的投射﹐ 多於敘事上的意義﹐ 編導任由情緒流竄﹐ 情感的揮發隨意而真摯﹐ 情感 的表達遠超主流觀眾能夠接受的想像範圍﹐ 難怪影 片上映時反應參疵。 事實上﹐ 侯導今次的嘗試確是 非常大膽﹐ 他對於藝術創作的不肯妥協尤其讓人敬 服﹐ 好像去年在國際影展上﹐ 便有評委表示看不明 白影片。 其實﹐ 看電影不過是尋求一種感受﹐ 有時 太過講求理性不是好事﹐ 尤其對於這類非主流的作 品﹐ 只要電影能夠觸動心靈便已足夠。
松竹找來侯孝賢執導此片﹐ 除了是敬服侯導的藝 術成就外﹐ 相信也和他的電影多被評為和小津電影 相似有關。 無可否認﹐ 講求人情和著重人倫關係描 寫的侯導﹐ 的確有幾分小津的影子﹐ 例如他首次揚 威國際的《 童年往事》 ﹐ 便曾被不少影評人拿來和 小津的電影比較。 不過若細心觀察﹐ 會發現兩人其 實頗不相同。 雖然小津也曾說過不喜歡「 劇情」 性﹐ 但其實他頗為著重影片的戲劇架構。 他每次拍電影﹐ 都擁有完整劇本﹐ 對白編寫非常雕琢﹐ 而且對於 演員的表演要求﹐ 更是近乎吹毛求疵的苛刻﹔ 相 對來說﹐ 侯孝賢的拍攝要求看來比較隨意﹐ 他從 不要求演員貼切地按照劇本把對白讀出﹐ 而只叫 他們保留劇本原意以自己的話腔說出﹐ 他在拍攝 時也會更改劇本﹐ 甚至把一切的戲劇原素壓低。 所以﹐按照以上特點拍攝的《 珈琲時光》 ﹐ 嚴格來 說並不像小津的電影。 不過有趣的是﹐ 影片卻能 和小津的電影一樣﹐ 透過真切的情感表現﹐ 以及 導演處處展示出對戲中人的遭遇的憐憫和深厚感情﹐ 在不知不覺間便感動人心﹐ 讓人嘆服。
侯孝賢以往愛用非專業演員﹐ 今次的女主角一青 窈歌手出身﹐ 但從未演過任何電影﹐ 也可算符合 了他的要求。 台﹑ 日混血的一青窈通曉日語和中 文﹐ 和編導溝通沒有問題。 她在片中發揮自然﹐ 表情不多但切合這類的電影需要﹐ 成就了一次 合格的處女演出。 男主角淺野忠信繼續一貫的沉 默寡言演繹風格﹐ 演技自然流露﹐ 也惹人好感。 飾演陽子父母的資深演員小林稔侍和余貴美子 戲份不多﹐ 但幾場和女兒互動的戲皆讓人留下印 像﹐ 尤其是默言沉厚的父親小林稔侍﹐ 幾番的欲 言又止﹐ 頗有一副無語問蒼天的感慨。
《 珈琲時光》 捨棄了傳統戲劇模式﹐ 注定了在 主流市場受到忽視。 不過正如我一向所說﹐ 電影為什麼只能有一個拍法? 尤其當世界影壇都已 經被荷里活赤化﹐ 而恰巧荷里活的創作力亦逐漸衰 竭之際﹐ 不是更應該支持各種新型式﹑ 新概念的開 發嗎? 無疑傳統是值得保留和尊重﹐ 但亦不應因而 放棄嘗試新事物的機會。 觀眾選看電影﹐ 不應保持 固步自封的心態﹐ 而是學會抱著開放的態度接受新 事物﹐ 才能讓更多電影人敢於創新﹐ 也有利電影界 未來的多元發展。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