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For Dinner, Mom?

媽媽,晚餐吃什麼?
What's For Dinner, Mom?

評分: 7/10
年份: 2017
片種: 劇情
導演: 白羽彌仁
主演: 木南晴夏、河合美智子、藤本泉

筆者觀賞這部片之前,其實完全不知道這部作品是怎樣的一個作品,只知道是真人實事改編的作品。對於故事主角兩位當事人姊妹的背景也不是很熟悉,只知道這是一部在台灣取景拍攝的日本電影(使用的台灣場景在片中也佔了將近四分之一以上的片長),主題也與「吃」有關。然而看罷全片,與台灣家常美食有關的部分其實篇幅並沒有太多比例,更多成分是透過「吃」帶出這個家族在特定不同時間點與時代的回憶,以及透過「吃」帶出身為本片原著作者的長女對於身份認同的疑問。

故事起始於女主角(原著作者)一段旁白以及對於台灣菜市場的模糊記憶。之後在老家房子要進行改建的舊物整理,從而找到了母親生前的食譜帶出了母親與台灣人父親的相識。故事也短暫描述到原著作者的母親剛嫁到台灣的種種不習慣(語言文化隔閡以及身為外籍配偶的孤立感),而正是透過在台灣學習得一手台灣家常菜才逐漸找到一點融入感。

之後原著作者的父親因為政治因素而舉家搬到日本,故事才真正地進入原著作者對於自己身分認同的焦慮這一層面的主題。中間經歷了作者的母親是如何重新適應日本生活的步調,以及透過在台灣學會的料理能力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圈,甚至是作者的母親重新與舊情人取得連繫,但未能更進一步重新了解彼此從而過世的遺憾。

而故事直到作者母親過世後,原著作者才又重新在各方面的交際管道上重新了解自己的母親,也才下了決心回一趟台灣去找尋記憶中難以割捨的一些感受。而最後隨著在家族古厝裡挖出了父親在舉家前往日本前埋藏的女兒紅,原著作者才真正地找到了自己的身分認同,以及真正意義上的成為母親所期待的真正的成人。

如果故事只是單純地描述一個台日混血兒找尋自我認同這般的故事,其實這部片也就很難讓筆者有所共鳴了…這部片真正的用意以及主題重點,就在於原著作者找到父親舊識來重新了解自己的父親時所提到的,白色恐怖時期導致她父親的抑鬱與出走到日本的原因。不知是導演的解讀,抑或是原著作者自己的感受,當筆者看到劇中對白對於國民黨政府的描述時,似乎白色恐怖的傷害並沒有隨著片中一度演到戒嚴結束的劇情點就此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對於白色恐怖的餘溫仍然刺痛部分當事人以及遺族…

而撇開故事中對於政治的隱喻,其實也有提到原著作者的母親對於婚姻的價值觀,以及對於孩子成長的定義的長輩觀點,甚至是身為母親對於丈夫早逝所背負的養育子女成年的責任。甚至是原著作者的母親面對舊愛以及單戀自己的肉店老闆的感情線,其實都是一貫的日本庶民電影那種清淡平實的描寫手法。不狗血且點水,但卻讓人過目難忘。

演員部分,吳朋奉先生在故事中演得很壓抑,感覺發揮性並沒有過去在廣告片演出的神采或是《父後七日》的那種台灣味,簡單的說,受制於故事角色的篇幅以及故事劇本的主題性,只能交出一個基本水準的成績單。飾演母親的河合美智子筆者接觸的作品不多,但是他所演出的母親的形象神韻,真的讓筆者印象深刻,而且很難不喜歡上這一位用「吃」來交朋友的單親媽媽。至於原著作者與其妹妹的兩位的演出,在面對母親過世時的對話那一幕,也讓筆者很難不動容…剩下的一票配角,仁科貴飾演的肉店老闆也是個很難忽視的綠葉。

總結全片來說,忽略掉故事提到的228以及白色恐怖所給予的一些政治色彩,即使作為一部描述家庭家族歷史的庶民電影來看,這也是一部不錯的小品片。但如果是想從這部從料理家常菜作為出發點的作品,去找尋原著作者在劇本中是否有打算拍成美食電影的這種意圖,我個人建議還是別用美食片的角度看待…畢竟這是一部透過「吃」這個生活習慣串連故事的一部作品,也因此會有不少吃東西的故事橋段(包括母子矛盾的和解也是透過一碗稀飯得到和解),但真正與製作食物有關的劇情,也就一段台南肉粽的製作橋段而已。

但這不代表筆者對這片不推薦,事實上,衝著片中不少台灣知名觀光景點以及傳統市場的描述橋段…原著作者對於故事還原這個生活環境的用心真的打動筆者的心…比盧貝松那個甚麼狗屁《露西》把台灣拍成一個蠻荒第三世界的蠢樣好太多了。

猛人- 河合美智子

文:bi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