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th of Mr. Lazarescu, The
評分: 8/10
年份: 2005
片種: 劇情
導演: Cristi Puiu 基斯隄培宇
演員: Ion Fiscuteanu ﹑ Mirela Cioaba ﹑ Monica Dean
羅馬尼亞電影一向不為香港觀眾熟悉﹐ 去年香港國際電影節 放映的《 無醫可靠》﹐ 卻一鳴驚人﹐ 惹起觀眾關注。 電影節有 見及此﹐ 今年破例再映該片﹐ 並選映其他羅國電影。
重看《 無醫可靠》﹐ 發覺這真的如電影節場刊推介﹐ 是一部值 得一看的佳作。 影片故事講述嗜酒老人Lazarescu (Ion Fiscuteanu) 一日突然感到頭痛和胃痛﹐ 遂電召救護車求助。 經過一輪折騰後﹐ 進出四間醫院﹐ 仍未能好好接受治療。 生死就在一線之間...
重事先張揚的片名和劇情大綱已可預見﹐ 這是一部針對醫療 制度的諷刺電影。 編導借片中老人四出求醫卻不得要令的遭遇﹐ 大肆抨擊羅馬尼亞當局盲目不仁的醫療制度。 不過有趣的是﹐ 雖然故事背景設在羅國﹐ 但放眼來看﹐ 會發現片中展示的種種 建制陋習﹐ 其實在大部份國家都隨處可見﹐ 而且情況 可能更為嚴重﹐ 例如中國內地便時有發生某些地方醫院「 認錢不認 人」而導致病人延醫致命的新聞﹐ 情況甚至遠比《 無醫可靠》 內的劇情更嚴重。 正可能因為題材的普遍性和編導對這個社 會性題目的細心觀察﹐ 影片在2005 年的康城影展﹐ 順利贏得 「 某種注目」大獎。
諷刺社會制度的電影多如繁星﹐ 一般多以誇張和鬧劇化的手法處 理題材﹐以荒誕的情節惹人反思。 《 無醫可靠》的目標也不遑多 讓﹐ 不過聰明的編導卻採取了一個異常寫實的手法和冷眼旁觀的 態度去拍攝﹐ 不論是大量手提搖鏡的運用﹑ 真實和不加修飾的場 景布置與燈光效果﹑ 幾近完全缺席的背景音樂﹑ 以及近乎是與真 實時間同步進行(全片發生在一個晚上的8 個小時之內) 的直線式 敘事﹐ 無一不讓人驚訝於影片強而有力的實感 。 兩個半小時的 電影﹐ 好像是一個求醫實況紀錄﹐ 境況核人卻異常寫實﹐ 雖然電 影宣傳以黑色喜劇包裝﹐ 但是卻讓人愈看愈心寒。
影片另一特點﹐ 是人物描寫極為真實。 雖然醫療制度麻木不仁﹐ 但編導沒有把一群醫務人員「 面譜化」 處理。 他們可能欠缺了 一點點同情心﹐ 但卻並非冷血動物。 不論是起初口出怨言的醫生 ﹐ 或者是後來不肯為未有簽紙的病人做手術的醫生﹐ 他們都沒有 違反專業手則。 對於他們 按本子辦事的態度﹐ 我們頂多只能說 他們不通人情﹐ 卻不能在職業道德上予以遣責。 推而論之﹐ 可以 說﹐ 建制雖有不通情達理之處﹐ 但說到底﹐ 執行這些制度的是人﹐ 所以最教人痛恨的並非建制本身 。 相對而言﹐ 人們如何受到建制 洗禮 ﹐ 漸漸喪失基本人性和惻隱之心﹐變得毫無感情﹐ 而且毫不 自覺地成為被制度扭曲人性價值觀的受害者﹐ 才是整部電影最讓 人深感可悲又可驚的地方。
《 無醫可靠》大肆抨擊醫療系統的不健全 ﹐ 對曾身受醫療制度所 害的觀眾﹐ 共鳴不少。 事實上﹐ 相對於現實生活發生的情形﹐ 片中 所描寫的情況已不算太糟糕﹐ 至少主角從頭到尾﹐ 都獲女護士為 他勞心勞力﹐ 每一位曾經看顧他的醫生﹐ 也還對生命有最基本的 尊重(我看過更多更差勁的例子﹐ 而且還是在號稱全世界最先進和 強大的國家發生) 。 不過編導對於題材處理的不溫不火 ﹐ 以及對 材料的準繩判斷力﹐ 尤其是故意保持客觀態度﹐ 不採取直接批判﹐ 而是透過故事讓觀眾自行反思的做法﹐ 便特別教人佩服。 香港國際電 影節在今年破例重映該片﹐ 的確是眼光獨度。
文: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