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06 月23 日
中國電影導演的非戰之罪 by Kantorates

中國電影導演的非戰之罪

中國商業電影雖發展蓬勃﹐ 但電影質素非常參疵﹐ 常常惹來坊間劣評。 有些導演不甘被大眾羞辱﹐ 透過網絡或傳媒發聲﹐ 強調電影拍得爛﹐ 主要是因為創作上受到外行老闆的限制﹐ 成績差實屬非 戰之罪﹐ 欲哭無淚。

作為一部電影的創作掌舵人﹐ 導演無疑應該為成片的質素負上一定的責任﹐ 但在不成熟的電影制 度之下﹐ 很多時候導演能夠做的事情的確不多﹐ 尤其當投資人對電影創作作出非本分的干涉﹐ 並 非導演能夠控制 。

中國經濟發展如火箭般迅速﹐ 電影業因而受惠﹐ 發展蓬勃 ﹐ 可惜體制上始終未如荷李活等歐美影 壇的發展成熟﹐ 也不如亞洲其他地區如日本一樣富系統秩序﹐ 因而造成大量管理和創作混淆的弊病。 商業電影的外行投資人特別多﹐ 這些老闆可能對電影沒什麼認識﹐ 但往往因為是作為影片最大的出 資人﹐ 而自認為能夠手執創作話事權﹐ 直接對創作上的細節提出要求。 這些要求可能包括起用自 己的家人和朋友為演員﹑ 改動劇情以配合個人口味﹑ 越過導演提出剪接﹑ 美術﹑ 音樂等不同項目的 修改等。

一部電影的老闆愈多﹐ 出現不同意見的機會便愈多﹐ 為滿足這許許多多老闆的要求﹐ 結果好端端的 一部電影﹐ 便被竄改得體無原膚﹐ 電影前半部和後半部的風格南轅北轍﹐ 專業的演員和業餘演員配在 一起格格不入﹐ 嚴重的甚至是前文不對後理﹐ 演到最後完全不知所云。

由於錢在人家手中﹐ 作為創作前線人員的編導﹐ 除非是特別知名的巨星級﹐ 否則一般都沒有辦法堅 持原則﹐ 只能默默妥協﹐ 即使因而拍出爛片壞了名聲﹐ 也只能啞子吃黃槤﹐ 有苦自己知。 遇著一些 比較有個性的導演﹐ 可能就會在微博或透過記者的口發發牢騷消氣。 但不管導演如何表達不滿﹐ 觀 眾如何投訴嘲諷﹐ 這種老闆行先的畸形電影製作模式﹐ 還是無日無之地上演下去。

中國電影真要衝出國門﹐ 除了必須依靠大家常常掛在口邊的審查門檻開放外﹐ 如何促進一個比較富 專業系統和秩序的商業電影製作架構﹐ 看來是另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所謂的專業﹐ 就是必須把創 作和行政的界線定立得更明確﹐ 讓每個崗位的工作人員能夠更富效率地執行自己的工作。 只有達到 這個專業性﹐ 中國的商業電影才有和世界接軌的希望﹐ 否則任憑電影邀請多少荷李活紅星加盟參演﹑ 任憑投資人一擲萬金豪花﹐ 出來的成品永遠只會金玉其外﹐ 徒有華麗外殼而欠缺實際內容﹐ 始終難 登大雅之堂。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