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07 月09 日
把作品放上網絡還是參加影展? by Kantorates

把作品放上網絡還是參加影展?

隨著視頻科技發展日趨成熟﹐ 發布影視作品的途徑大增。 曾經讓幾許電影人趨之若 騖的傳統電影節﹐ 會否受到衝擊而步向式微? 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最近讀一本有關電影節的書籍﹐有受訪的電影人兼影展策劃便提出相關疑問。 他認為 現在的獨立電影人要發表作品﹐ 不一定需要依靠傳統的電影節途徑﹐ 只要放上如Youtube 等知名視頻網站﹐ 配合適當的宣傳策略﹐ 影響力會比在電影節上映龐大得多。

說來他的理論不無道理。 試想一部電影入圍電影節﹐ 大概頂多放映三﹑ 四場﹐ 即使場場 爆滿﹐ 按一般戲院平均約200 多座位計﹐ 總入場人數也不過800 多人。 可是把作品放上 Youtube ﹐ 如果宣傳得宜的話﹐ 不到一天﹐ 不﹐ 甚至是不用一﹑ 兩個小時﹐ 便能吸引超過 800 人觀看了。

但話說回來﹐ 影展的作用是否只在爭取觀眾人數? 從世界各大影展的蓬勃發展以及電影 人對電影節始終如一的熱情來看﹐ 事實並不盡然。 尤其是一些聲名顯赫的巨型影展﹐ 電 影人關注的往往不是入場的一般觀眾﹐ 而是其他更實際的潛在效益。

所謂的潛在效益﹐ 最直接的就是知名度的增加。 試想一個藉藉無聞的導演﹐ 如果能夠入圍 康城﹑ 威尼斯影展﹐ 會對其事業發展有什麼樣的推動作用? 先別說人家會否立即邀約拍戲﹐ 即使往後尋找投資或合作夥伴﹐不認識你的名字的人﹐ 也會衝著康城影展入圍導演的頭銜﹐ 願意和你見面談談。 如果你什麼都不是﹐ 那怕天才橫溢﹐ 人家不是看不起你﹐ 是根本不會 想去看你。

現在的大型影展﹐ 一般伴隨商業市場(film market) 的項目﹐ 讓電影人和發行商交流﹐ 這可算 是影展另一個非常重要的賣點﹐ 也是獨立電影人非要出席不可的主因。 很多電影人並不介 意入場觀賞的一般觀眾多寡﹐ 卻非常重視如何能邀得更多發行商代表入場﹐ 因為他們都必 須依賴這些放映活動吸引有意的公司﹐ 為電影尋求商業發行之路。 當然﹐ 影展期間舉行的 派對活動﹐ 讓電影人和同行及發行商﹑ 投資者等聯誼洽商﹐ 作用也非常顯著。

單是上述的兩項重要功能﹐ 已讓傳統影展立於不敗之地。 無疑網絡傳播能讓作品接觸到更 多更廣泛層面的觀眾﹐ 但除非能成為全球話題﹐ 或者撈得過千萬以上的點擊率﹐ 否則很難 真正惹起大眾注視﹐ 更遑論是發行商的目光了。 再者﹐ 在網絡上的視頻廣播良莠不齊﹐ 始 終還未能建立如傳統知名影展的品牌效應﹐ 即使在網絡取得成功﹐ 一般都只被視作遊戲之 作﹐所謂的大眾認可並不是由專業的影展評審推許﹐ 很難獲得真正的重視﹐ 要單憑網絡作 品獲電影公司賞識拍戲﹐ 更是萬中無一﹐ 比起中彩票頭獎還困難。

目前來看﹐ 視頻科技應該還未能對傳統的大型知名影展造成重大打擊﹐ 不過另一方面﹐ 卻 可預見中小型電影節的沒落。 現在世界上的影展數目數以萬計﹐ 幾乎每個城市﹑ 一年365 日﹐ 都能找到有影展在舉行。 可惜這絕大部分的中小型影展﹐收取投片電影人費用不菲的報名費﹐ 所提供的實際效益卻還未及網絡視頻的影響力﹐ 被淘汰只是遲早的事。

舉例說﹐ 一個在美國中部小鎮舉行的影展﹐ 沒有人聽過的名字﹐ 也不可能邀得電影發行商到 來觀片﹐ 試問這樣的影展﹐ 如何能夠吸引電影人投片? 這些主要依靠報名費和戲票收益經營 的影展﹐ 在欠缺高水準作品參加的情況下﹐ 又如何能夠吸引觀眾入場? 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 我們只會預見愈來愈多中小型影展因為無法經營而關門。

那視頻和影展是否不能共存? 過往不少影展的確對電影的首映身分比較重視﹐ 參賽規則必定 列明作品不得在網絡播放。 不過隨著時代發展﹐ 這些規則也慢慢改變﹐ 有關限制變得寬鬆(好 像以往不少傳統影展對數碼電影大表抗拒﹐ 但現在大部分都已接受) ﹐ 影展應該做的不是故 步自封﹐ 而是以更開放和新潮的態度﹐ 研究如何能夠配合視頻科技的發展﹐ 把有關技術融 合在活動之中﹐開拓新的道路。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