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07 月02 日
《 香港電影》雜誌的何去何從 by Kantorates

《 香港電影》雜誌的何去何從

《 香港電影》雜誌成刊以來﹐ 時不時都會聽到停刊的謠傳﹐ 事關該雜誌每期過百 頁的內容﹐ 幾乎一個廣告都沒有﹐ 頗讓人好奇只賣30元一本如何生存。 以往該雜 誌數度脫期﹐ 已惹來不少「 名不久矣」的閒言﹐ 近日更改為雙月刊﹐讓人擔心經 營是否出現問題。

如果在八十年代推出一本以香港電影為主題的雜誌﹐相信很容易便能找到投資﹐ 或者覓得廣告支持。 先別說銷量﹐ 單是內容便不用擔心。 當年港產片年產量動 輒數百﹐ 要填滿每月數百頁的內容一點不困難﹐ 可是放眼今日﹐ 每年大概只有 數十部港產片面世﹐ 當中一半以上還是所謂的中港合拍片﹐ 真正純粹意義上的 香港電影﹐ 還剩多少? 以此為主題的雜誌﹐ 怎能生存?

《 香港電影》雜誌的製作誠意有目共睹﹐ 從內容和專欄可見﹐ 編輯部對香港電影 有深厚真摯的感情。 從讀者的眼光看來﹐ 欄目如電影人專訪﹑ 系列報道等均是不 可多得﹐ 好像專門訪問綠葉影人的部分﹐找來午馬﹑ 高雄﹑ 廖啟智﹑曾江等甚少 獲主流娛樂雜誌專訪的資深實力派大談電影經﹐ 便十分精彩﹔ 系列報道如去年開 始的「 新浪潮導演前傳」﹐ 也不無趣味。 可惜正如上述﹐ 僅靠產量嚴重不足的港 產片﹐ 怎能支撐一本完全以此為專題的雜誌?

現在《 香港電影》面臨的最大難題﹐ 是舊多於新。 整本雜誌大部分篇幅都分配到 舊事重溫的欄目﹐ 介紹新片的比例愈來愈少﹐ 予人感覺像外國一些主攻懷舊(Retro) 電影的雜誌﹐ 多於一部綜合電影書刊。 大量分享昔日電影光輝歲月的文章﹐ 雖然內 容紮實﹐ 圖文豐富(但資料略嫌堆砌) ﹐ 但畢竟過氣老套 ﹐無法與時並進﹐ 除了為曾 經受惠於八十年代影業興盛的業內人士及港片狂迷提供緬懷舊事的機會外﹐ 對一般 讀者而言﹐ 吸引力明顯不足。

八﹑ 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對內地一代影迷影響甚遠﹐ 即使如現今已晉身大師級的導 演賈樟柯等﹐ 也坦言自小受香港電影和流行文化啟蒙甚深﹐ 常常有意無意在自己的 作品中加入相關的reference (好像首部長片《 小武》便加入《 喋血雙雄》的一些錄音) 。 由內地《 看電影》雜誌主理的《 香港電影》﹐ 正好表現出這種感情。 這也剛好解釋到﹐ 為什麼雜誌在處理懷舊的欄目上能夠花上這麼多的心思和誠意﹐ 因為編輯部仝人﹐ 都是打從心底對港產片抱有崇敬的心態﹐ 處理相關文章自是誠惶誠恐﹐ 一絲不苟。 可惜香港一般雜誌讀者都較喜愛新資訊﹐ 太過著重舊片的編輯方向﹐ 自然難以吸引 本地讀者注意。

《 香港電影》另一個不能招攬香港讀者的原因﹐ 在於兩地人士的觀點與口味的差異。 從不懷疑內地文化單位的實力﹐但他們的風格及觀點角度﹐明顯地和香港普遍雜誌讀 者群並不相同。 記得早年該雜誌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關係頗為密切﹐ 不但常常在影 評欄邀稿﹐ 而且也有隨刊附贈學會的季刊。 可是近來不知什麼原因﹐ 香港方面的撰 稿人好像愈來愈少﹐ 包括影評版﹐ 換來的多是雜誌社內的編輯或內地影評人。 雖然 文章質素不弱﹐ 但始終觀點角度和本地人大異其趣﹐ 便很難挑起香港讀者的興趣。 再 說﹐他們近年舉辦的華語片評選 ﹐ 港台評委只佔不到三分一﹐ 大部分都是內地代表﹐ 難怪始終難在香港產生影響力。

《 香港電影》雜誌的情況﹐ 或許正反映了現今香港電影的潮流。 雖然掛名港產﹐ 但在 人人北望神州的趨勢下﹐ 主要觀眾層其實是內地﹐ 而非本地。 掛著香港的名號﹐ 只因 內地觀眾對香港電影始終抱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無論如何﹐ 作為港產片影迷和雜誌讀者﹐ 還是希望 他們能夠繼續辦下去。 畢竟港產片 是香港娛樂工業的重要代表之一﹐ 如果連一本專題雜誌也容納不下﹐ 便非常可悲了。

Kanto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