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03 月05 日
學歷與修養並不掛勾 by Kantorates

學歷與修養並不掛勾

最近讀《 香港電影》雜誌電影導演研討會一文﹐ 有中國導演認為現在的演員都愛搞特殊化(即所 謂「 大牌」) ﹐ 行內充塞自以為是的明星﹐ 並把肇因歸咎至學歷和知識儲備之上﹐ 認為外地明星 優勝之處﹐正在於學歷高。

我不完全反對上述導演的論調﹐ 但也不全盤贊成。 無疑在發展篷勃的中國娛樂事業中﹐ 的確有 不少人被輕易得來的成功和財富衝昏頭腦﹐ 變得如暴發戶般橫蠻無理﹐ 不可一世﹐ 但這並不一定 和學歷掛勾。

有看過最近本地報章的朋友都記得﹐ 一名大學碩士在過去兩年見工200 次失敗的新聞。 從報道所 見 ﹐ 碩士找不到工作﹐和其學歷沒有很大關係﹐ 其最大問題﹐ 在於本身的社交能力薄弱﹑ 生活經 驗的不足和情緒智商的控制欠佳。 按照其情況﹐ 傳媒便為他冠以「 高分低能」的外號﹐ 去反映現今 不少年青人學歷高但能力低的情況。

這宗新聞帶來的最大啟發性﹐ 是證明學歷和個人修養不一定成正比。 也正因如此﹐ 我認為現今不 少所謂明星的缺德行為﹐ 與其說是和學歷有關﹐ 還不如看成是修養不足。 而修養的培訓﹐ 也非一 個大學學位能夠提供。

說到學歷﹐ 無疑西方國家的電影演員的確佔優﹐ 不論是資深或年青演員﹐ 很多都至少獲得大學學 士學位﹐ 不少更是出自著名大學。 例如剛獲奧斯卡影后的妮坦莉寶曼﹐ 便是哈佛大學的畢業生。 資深演員如梅麗史翠普﹐ 更是耶魯大學碩士。

不過說到亞洲地區演員的學歷﹐ 其實很多也不遜色。 以近年在華語地區興起的韓國藝能界為例﹐ 不少著名演員都是大學畢業生﹐ 例如剛產兒的「 大長今」李英愛﹐ 便是大學碩士﹐ 據聞現在還攻讀 博士學位。 另外如港人熟悉的男星李秉憲﹑ 裴勇俊等﹐ 都是大學畢業。

中國內地的情況也不差﹐ 大量演員均是科班出身。 雖然有不少人認為電影﹑ 戲劇學院和正規大學 不能相提並論﹐ 但學院訓練的鍛煉 ﹐ 確能為演員的演藝修為打好根基。

相對來說﹐ 香港的情況便比較複雜。 自粵語片時代﹐ 戲行已被視為讀書不成的另類出路。 所謂的 有識之士﹐ 均對娛樂事業避之則吉。 偶有蕭芳芳等好學不倦的明星﹑ 或如曾江般擁有外國頂尖大學 學位的演員﹐ 也被視為異類。

而且自七﹑ 八十年代以來﹐ 日本流行文化對本地娛樂界發展影響愈來愈大﹐ 在日本藝能界於九十年 代愈趨明星年輕化的風氣下﹐ 不少娛樂公司也有樣學樣﹐ 發掘十來歲﹑ 中學也還未畢業的新人。 在 這樣的情況下﹐ 試問怎能培養出高學歷的明星演員?

不過說到底﹐ 學歷歸學歷﹐ 一個演員的修養﹐ 很大程度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 例如資深演員紅星 周潤發﹑ 梁朝偉﹑梁家輝﹑ 周星馳等﹐ 學歷都不算高﹐ 但他們從沒放過任何溫故自新的機會﹐ 不斷透 過閱讀和進修﹐ 豐富自己的學問﹐ 也提升個人和藝術修養。 離開校園後﹐ 這些都是自發性的行為﹐ 不 是旁人能夠強逼得來。 環顧雜誌和微博﹐ 現今不少新人藝員出沒的地方﹐ 不是夜店便是派對﹐ 關注的 不是無聊的八卦新聞便是互相指罵﹐ 試問怎有時間當一些真正能夠豐富修養的事情?

導致現今演員明星的失態和失德行為﹐除了外在環境(即紙醉金迷的娛學圈大染缸) 外﹐ 最重要還是在於 個人決心﹐ 即有否意欲和動力去提升修養的問題。 否則即使其人考獲更多學位和包攬更多學術榮譽﹐ 也 是無補於事﹐ 只能繼續當個「 高分低能」。

Kantorates